财新传媒
2016年01月14日 09:39

淫书、黄片和法院

淫书、黄片和法院    “黄书”与宪法有什么关系   1745年,英国人约翰·克利兰因为欠人840英镑,被关进伦敦债务人监狱。为卖文还债,克利兰在狱中撰写了《欢场女子回忆录》一书。小说主人公芬妮·希尔是位乡下孤女,因向往都市繁华来到伦敦,却被骗入妓院,几经辗转,最终幡然悔悟,从良嫁人。   此书的奇特之处,在于未用一句淫词浪语,却以“被翻红浪”“娇喘低吟”之类引人遐想的语句,描述了自 慰、偷窥、男 同、女 同、群 交等香艳场...
阅读全文>>
2015年06月18日 10:45

我们该如何讨论死刑

我们该如何讨论死刑

彼拉多的手

在《圣经》故事里,罗马提督本丢·彼拉多(Pontius Pilate)被描述为一个受舆论所迫的法官。

耶稣蒙难,被犹太公会判了死刑,并送请彼拉多核准。故事中,彼拉多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,内心也不愿判他死刑,但架不住乌合之众一片杀声。他既怕生乱,又想卸责,便当众洗手,声称:“流这义人的血,罪不在我,你们承当吧。”众人回答:“他的血归到我们,和我们的子孙身上。”于是,彼拉多下令鞭打耶稣,并交人钉十字架。

...

阅读全文>>
2014年12月11日 11:21

别了,碧华兄

作者 | 何帆(最高人民法院法官)

 

“背着‘黑锅’前行,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修行。”

 

这些年,每到上海,无论公私,总会给碧华发个微信。只要他腾得出空,就会一起坐坐。11月29日,我到上海参加一个会议,循例告他,约好等他加班结束,在浦东一家餐厅晚饭。

 

与碧华碰面,话题总与“司改”相关。这次也是一样,聊了会儿即将设立的跨行政区划法院,主题又回到正被热议的法官员额制上.

 

我的问题是:“全国法院...

阅读全文>>
2014年04月30日 12:39

时间开始了——最高人民法院史

时间开始了——最高人民法院史

  作者按:2010年,译完《九人:美国最高法院风云》,写完《大法官说了算》,有同事开玩笑说:“与其整日意淫美帝最高院,不如写写中国大理寺。”想想也是,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,对自己单位的历史传承若不了解,实在说不过去。于是,利用业余时间,搜集了一些历史资料,采访了部分离休老同志,厚着脸皮写了篇名为《时间开始了》的习作,打算作为计划中的《最高人民法院史》序篇。后来,工作逐渐繁忙,此事遂搁置起来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2月04日 09:34

法官多少才够用

从最高法院法官数量说起


  前不久,《人民法院报》在一则关于“五四”青年节座谈会的报道中,首度披露了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在编人员的数量:1169人。这一数字,引起不少学者和实务界人士的兴趣。为此,一位学界朋友特地问我:“这1169个人当中,已知有13位大法官,但有多少人是法官呢?这些法官都办案吗?他们人均办理多少起案件?不办案的法官又占多大比例?”或许嫌上述问题不够“解渴”,这位朋友进一步追问:“法院常抱怨‘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7月31日 14:13

传播常识,呈现复杂

传播常识,呈现复杂

  一

  “哪位朋友可以说出照片上所有大法官的姓名,我可以送他一本新书。”2013年1月26日,我在北京单向街书店参加一次以“律政剧、法律翻译和司法文化”为主题的讲座。开场时,为了活跃气氛,我亮出美国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最新一张“全家福”,并向现场上百位听众发问。意外的是,居然有不少人举手抢答。“罗伯茨、斯卡利亚、肯尼迪、托马斯、金斯伯格、布雷耶、阿利托……嗯……索托马约尔,还有卡根!”虽然答得有些磕磕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3月26日 09:54

冤假错案应有因

冤假错案应有因
 

多年前,在友人一个饭局上,我见到出狱不久的佘祥林。人们高谈阔论,他安静坐在角落,一直低着头,避开光。问他原因,他冲我笑笑:“关久了,强光一照,眼睛就疼。”那天谈了什么,我大多忘了,只记得散席时,曾向他强烈推荐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。他问为什么,我说:“看完您就知道了。”之后,我俩再未联系。

与其他蒙冤入狱者一样,佘祥林是刑讯逼供的受害人——1998年,他因涉嫌杀害妻子,二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,但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27日 10:24

为什么要读《谁来守护公正》

为什么要读《谁来守护公正》

2012年5月24日,首次来华的斯蒂芬·布雷耶大法官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行了一场学术讲座。我作为布氏新书《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》一书的译者获邀列席。大法官虽已74岁高龄,但精神奕奕,活泼健谈。当天,主办方在法学院楼前立有一幅中文海报,上有“当代美国最高法院最有智慧的大法官”字样。得知这段话的意思后,老人家大笑:“哇,这下我回去可就麻烦了。”私下还逗乐说:“等斯卡利亚大法官下回过来,你们可以把这张海报给他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0月26日 09:17

我们该如何讨论死刑

 

彼拉多的手     在《圣经》故事里,罗马提督本丢·彼拉多(PontiusPilate)被描述为一个受舆论所迫的法官。     耶稣蒙难,被犹太公会判了死刑,并送请彼拉多核准。故事中,彼拉多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,内心也不愿判他死刑,但架不住乌合之众一片杀声。他既怕生乱,又想卸责,便当众洗手,声称:“流这义人的血,罪不在我,你们承当吧。”众人回答:“他的血归到我们,和我们的子孙身上。”于是,彼拉多下令鞭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0月26日 09:14

“品行端正”与法官独立

 

 

朋友因为迷律政剧,前些日子开始对美国法律感兴趣,没事常拉我探讨联邦宪法的条文含义。这次的问题是,宪法第三条规定,联邦“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的法官,若品行端正,应终身任职”。可是,“品行端正”(GoodBehavior)这个词,实在太过抽象,它的具体标准是什么?是奉公守法、恪尽职守,还是顾全大局、服从命令?换句话说,到底什么才属于品行不端正,并可以据此撤换法官?人们常说,司法独立是美国宪政的精髓之一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7月26日 14:33

看不见的“搜查”为何违宪

为“搜查”是否种植大麻,联邦探员使用热能探测仪在嫌疑人居所附近侦测。2001年,美国最高法院对基洛诉美国一案的判决认定,看不见的搜查也属违宪。保护公民生活的私密细节,满足公民对隐私的合理期待,是宪法第四修正案的第一要义。


  这是1992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。联邦探员威廉·埃利奥特很郁闷。几周前,他接获线报,知道家住俄勒冈州佛罗伦斯郡的丹尼·基洛涉嫌在家里种植大麻。但是,因为基洛行事谨慎,很难抓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30日 21:51

最高法院里的“年轻人”

最高法院里的“年轻人”

最高法院里的“年轻人”
——首席大法官约翰·罗伯茨


约翰·罗伯茨第一个从红色帷幕后走出,稳稳坐在联邦最高法院审判席正中央。尽管架着老花镜,可谁都能看出,55岁的罗伯茨仍是审判席上最年轻的大法官。坐在右侧的约翰·保罗·斯蒂文斯大法官,要比他年长整整35岁。罗伯茨长着一张阳光、帅气、迷人的面孔,脸上几乎没什么皱纹,双肩壮硕宽广,只有鬓角的些许灰发在提醒人们,他已过知命之年,不再是当年那个魅力四射,迷倒政法...
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28日 14:22

什么是理想的辩护?

什么是理想的辩护?

六年前,我在西南某地法院审理一起案件。这是一起普通的抢劫案,由于案情简单,事实清楚,辩护人没有提供新的证据,只希望法庭考虑被告并非主犯,能够从轻处罚。为论证这一点,律师当庭发表了长篇大论,详尽介绍了共同犯罪的定义、特点,甚至列举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理论学说。

庭审结束后,我委婉提醒律师:“你说的,我们都学过;其实你的发言可以更简短些,这里毕竟是法院,不是法学院。”他也坦言:“这案子实在没什么好辩的,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11日 12:08

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谈司法文化

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谈司法文化

上图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现任9位大法官。前排左起依次是:托马斯、斯卡利亚、罗伯茨、肯尼迪、金斯伯格;后排左起依次是:索托马约尔、布雷耶、阿利托、卡根。

2010年,为推动公众对最高法院的了解,美国公共事务电视台(C-SPAN)制作了纪录片《最高法院》,并采访了所有在世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。访谈内容全部收录在《谁来守护公正: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》一书中。

9位现任大法官和2位已退休大法官全部接受一家电视台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06日 15:27

《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》中文版序言

《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》中文版序言

这本书开篇探讨的是,美国怎样解决当代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。这些问题包括:一个国家应如何确保自己的政府应人民所需,急人民所急,对人民负责?国家应如何维护个人的基本自由?如何防止政府官员肆意妄为、独断专行?美国宪法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:它创制了一个民主制度,确保政府决策以民主方式进行;它充分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;合理划分了州与联邦的权力(包括界定行政权、立法权和司法权);确保一定程度上的公民平等,并且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04日 11:43

我们这个职业很神圣,也很艰难——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·布雷耶

我们这个职业很神圣,也很艰难——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·布雷耶 编者按: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被称为“护宪九尊神”。现在,他们正在审理“奥巴马医保案”,下月底的宣判被认为将左右年底美国大选结果。     美国人为何把如此重大的问题交由九位大法官投票裁决?民众和官员为何能服从法院的裁决?     2012年5月22日,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·布雷耶首度访华。就上述问题,布雷耶接受了其新作中文译者、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的采访。      “在一个拥有...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01日 13:12

布雷耶、何帆:法官职业很神圣,也很艰难

布雷耶、何帆:法官职业很神圣,也很艰难

斯蒂芬·布雷耶(1938年5月—),1994年6月由比尔·克林顿总统提名,被任命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。他先后毕业于斯坦福、牛津和哈佛大学法学院,在联邦司法部、参议院司法委员会、联邦第一巡回上诉法院任过职,担任过“水门事件”助理特别检察官,参与起草过《联邦量刑指南》,曾是哈佛法学院、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。在司法理念上,他倾向自由派,支持平权措施,赞同严格限制死刑、控制枪支等。处理具体个案时,他不纯粹以意识形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4月28日 13:54

法官与被告的双输:“芝加哥七君子”审判

      2012年春节前,西南某基层法院的法庭上,出现了律师“威胁”法官,法官“驱逐”多名律师的事件。事件经微博、报刊传播后,舆论哗然,有人指责律师不遵号令、咆哮公堂,也有人质疑法官预存偏见、漠视诉权。由于真相尚不明了,到底哪方占理,目前仍无法评断。但是,若论法官与律师、当事人对抗之惨烈、法庭秩序之混乱、判决结果影响之恶劣,没有哪起案件的庭审能比得过1968年的“芝加哥七君子案”。以这次审判为主题的专著、纪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3月29日 11:32

何帆:法庭之外,法律人该如何发声

自媒体时代,许多法官、检察官和律师都开设了个人微博。由于微博具有受众广、传播快、审查少等特点,越是重大、敏感案件,相关法律人的微博言论就越受关注,对民意的影响也越大。近几年,国内关于法律人微博言论界限的争议也逐渐增加。例如,律师借助媒体、网络,发布与案件有关的言论时,是否应受限制?如果一方律师发布误导公众的不实之词,另一方该如何反制?法院宣判后,法官在媒体、网络上为判决的正当性辩解,或者评价其他法...

阅读全文>>
2011年11月02日 13:54

何帆:拍你就是监督你

两年前,湖北一位小区业主因用摄像机机拍录法官执法,被当地法院拘留,拘留决定书上赫然写着:“非法用摄像机录制法院执行活动,干扰法院执行公务。”此事被媒体报道后,舆论嘘声四起。拘留决定最后亦被上级法院以“没有法律依据”为由撤销,至于拍录执法行为的做法究竟是否正当、合法,上级法院并未给出说法。此后,虽再无这类抓捕事件,但在日常执法活动中,执法者若发现有人拍录,还是会立即警告、制止对方。


  今年8月26...

阅读全文>>